這聽起來不像直方圖的工作 - 事件不是一個連續變量。 barplot或dotplot可能更適合。
某些僞數據
set.seed(123)
vec <- sample(1:9, 100, replace = TRUE)
vec <- factor(vec, labels = paste("My long event name", 1:9))
甲barplot經由barplot()
函數產生 - 我們提供它使用用於方便table()
函數的每個事件的計數。在這裏,我們需要旋轉使用las = 2
標籤和
## lots of extra space in the margin for side 1
op <- par(mar = c(10,4,4,2) + 0.1)
barplot(table(vec), las = 2)
par(op) ## reset
點陣圖通過功能dotchart()
生產並具有分選出來的情節利潤率爲我們
dotchart(table(vec))
的更加方便的保證金創建標籤的一些額外的空間
dotplot比barplot的優勢在於使用更少的墨水來顯示相同的信息,並關注組間計數的差異而不是計數的大小。
請注意我如何將數據設置爲一個因子。這使我們可以將事件標籤存儲爲該因子的標籤 - 從而自動執行繪圖中軸的標註。這也是存儲數據的一種很自然的方式,就像我理解你擁有的那樣。
如果有人使用hist(),那麼減小標籤大小的方法是使用cex.axis。它看起來與barplot使用相同的繪圖參數,但在測試回答後,它看起來是cex.names,因爲在barplot()中「數字」標籤似乎與「字符」不同。 – 2010-11-09 02:37:50
條形標籤和計數軸標籤是通過對'axis()'的兩次單獨調用繪製的。當在外部調用par()時設置'cex.axis'會改變這兩個標籤,因爲'cex.axis'和'cex.name'採用'par(「cex.axis」)'作爲默認值。如果你向'barplot()'調用'cex.axis',你並沒有改變'par(「cex.axis」)',因此標籤不會改變大小。在'hist()'中,您正在繪製兩個同時繪製的數字軸,因此都受到'cex.axis'的影響。 – 2010-11-09 0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