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 40 views

回答

2

RFC 2460 section 8.1指定了所有這些。一些亮點:

當確定時改變目的地址擴展頭中使用您使用的目的地址,收件人會看到僞頭中的目的地址:

如果IPv6包包含路由首部,在僞首部中使用的目的地地址 是最終目的地的地址。在起始節點 處,該地址將位於 路由標題的最後一個元素中;在收件人處,該地址將位於IPv6標頭的 目標地址字段中。

當確定上層分組長度不計算任何擴展首部,僅最終(上層)報頭和它的數據:在僞

上層分組長度頭部長度爲 上層頭部和數據(例如,TCP頭部加上TCP數據)。一些上層協議攜帶它們自己的長度信息(例如,在UDP報頭中的長度字段爲 );對於這樣的協議,即在僞報頭中使用的長度爲 。其他協議(例如TCP)do 不攜帶它們自己的長度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在僞報頭中使用的長度爲 是來自IPv6報頭的有效負載長度,減去在IPv6報頭之間存在的任何擴展報頭的長度減去 和上層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