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55 views
0

我想了解OSI層模型。
我經常在數據鏈路層(L2)和傳輸層(L4)中主要閱讀流量控制。但我找不到使用什麼方法。
傳輸層是否使用TCP通過使用窗口機制進行流量控制?
但是數據鏈路層是如何進行流量控制的?數據鏈路層流量控制vs傳輸層流量控制

+1

大多數情況下,在現實生活中,數據鏈路層沒有流量控制,並且所有流量控制都在傳輸層中處理。例如,有一個以太網流量控制,但通常沒有實現,並且支持不好。這是一個事後被固定在以太網上。 –

+0

羅恩的權利。全雙工以太網本來應該使用暫停幀來實現流量控制,但通常沒有完成,實施不當或傳輸的固件默認配置永遠不會更新。 –

回答

0

在知道圖層如何通過各種算法實際控制流動之前,您必須知道爲什麼它實際上是必需的。

傳輸層中的流量控制可確保全局傳送消息,因爲通過此協議的兩個連接點是邏輯連接的。

儘管在數據鏈路層中,擔心的是在本地傳遞消息,因爲通過該協議的兩個連接點是物理連接的。現在

,來在該控制網絡的流的算法:

  1. 停止和等待 - 該流動控制機構迫使發送方發送的數據幀後,停止並等待,直到數據 - 的確認收到發送的幀。
  2. 滑動窗口 - 在這種流量控制機制中,發送方和接收方都同意數據幀的數量,之後應發送確認。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停止和等待流量控制機制浪費資源,該協議儘可能地利用底層資源。

這些是流量控制的2個基本算法,而其他的則用於錯誤控制機制。

TCP使用滑動窗口協議進行流量控制,其大小取決於帶寬,RTT和數據包中的錯誤。

0

L2(數據鏈路層)和L4(傳輸層)都進行流量控制。

可能衆所周知,TCP(L4)使用sliding window protocol進行流量控制。 TCP與congestion control一起,努力提高傳輸效率。

媒體在任何給定的時間最多可以傳輸一幀數據,但電信號(或其他載波)會相互干擾,IOW會發生衝突。因此,CSMA/CD和類似來解決這個問題。

您應該閱讀這些參考資料以使自己清楚。

+0

以太網的CSMA/CD早在多數人轉向與交換機直接連接的全雙工通信時就去世了。 –

+0

@AndyBrown CSMA/CD作爲IEEE規範的一部分仍然存在於交換機中,只是當您不使用集線器且交換機處於全雙工狀態時它不起任何作用。 – das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