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4 84 views
3

我偶然發現了RDFa,並且看到了經常使用的微數據和微格式這兩個術語。什麼是RDFa +微數據/微格式,爲什麼我需要它們?

它們是什麼以及它們爲什麼在開發網站時有用?

+1

另請參閱[Schema.org vs microformats](http://programmers.stackexchange.com/q/166612/63183),[RDF和微數據未來](http://stackoverflow.com/q/14485473/1591669),[Microdata vs RFDa](http://webmasters.stackexchange.com/q/2860/17633) – unor

回答

3

語義。現在,主要原因是Google可以顯示豐富網頁摘要。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請將您的頁面放入http://www.google.com/webmasters/tools/richsnippets並查看它的內容。試試該頁面上的示例以查看它們在搜索結果中使用的內容。

谷歌還有一個頁面,名爲http://schema.org/,概述了它們的微數據模式以標記事物。

在我看來微數據是要走的路,microformats重載了class屬性,儘管我明白它在spec中,但對我來說,它不再是放置這些信息的最佳位置。 RDFa非常好,但它很複雜,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那麼明顯。 Microdata很清晰,定義明確,並得到Google的支持,因此我建議使用它。

在我的網站上,我完全用微數據替換了微格式,儘管它是整個微格式系統的超級早期採用者和追隨者。

+0

謝謝,「Rich Snippets」給了我更好的搜索結果。「微數據」似乎是一種乾淨而簡單的方法來實現這一點,使用「微格式」或「RDFa」有什麼主要優勢?或者我應該全部使用它們?歡呼聲 –

+1

Microdata是我認爲現在使用的一種。谷歌已經用schema.org頁面大量使用它,並且正在積極地將它用於結果頁面。 –

+1

感謝豐富,使得很多的意義,我會開始在我所有的新網站使用微數據:) –

2

它們對於讓搜索引擎和用戶直接知道網站內容是關於什麼而不必猜測是有用的。

使用RDFa,用戶可以像往常一樣直接看到網頁,而搜索引擎可以看到圍繞網站上重要術語及其定義的隱形跨度。

,搜索引擎最突出的例子目前回暖的Yahoo's SearchMonkey撿一些主要社區定義的模式,和谷歌控制Schema.org(他們不承認社會定義的模式,據我可以告訴)

1

我我更傾向於鼓勵RDFa的使用遠遠超出微數據和微格式。

這三者都有類似的用例 - 註釋HTML片段以便爲useragent賦予更多含義。例如地址,產品,事件等,這僅僅是從語法上難以解釋的。

RDFa還有第二個用例,強制支持和支持語義Web的人。它提供了一種發佈RDF的手段,即發佈豐富,結構化和有意義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放入三重數據庫中進行彙總和查詢,而非數據庫。隨着越來越多的人發佈RDF,數據庫變得越來越大,搜索變得更有趣。

當我看到諸如'RDFa更復雜'之類的評論時,我經常想知道'爲了誰'。 Microdata和Microformats的問題是沒有標準的方法來解釋或解析這些格式。因此,儘管某人發佈微數據可能很快且容易,但有人撰寫解析器卻更加困難。最終它變得昂貴和多餘。另一方面,RDFa不會遇到這個問題,一個RDFa解析器可以與任何帶有RDFa的網頁一起工作,無論它是描述事件還是產品。它始終解決RDF。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