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7 60 views
1

我有一個項目,我有很多的意見,我想使用中介模式。 這是一個好主意嗎?另外,你有什麼想法?對於多種觀點,使用Mediator是一個好主意嗎?

Thx你:)對不起,我的英語。

+1

目前這不是很有建設性。嘗試解釋更多關於你的觀點,以及你如何看待它使用這種模式。 SO是關於具體問題,而不是一般的設計問題。 – jrturton 2012-07-17 15:55:19

回答

1

在我看來,如果在實施過程中牢記以下幾點,這可能是一個好主意。

  1. 中介類應該在視圖控制器的協議上工作。每個視圖控制器應該確認該協議。
  2. 視圖控制器應共享一個公共數據源。
  3. 視圖中的更新應傳遞給數據源/數據源控制器。例如。選定的項目。
  4. 數據源更新應僅傳遞給活動/選定視圖控制器。
  5. 當視圖控制器更改爲某個其他視圖控制器時,應該要求數據源在呈現新視圖之前提供新的一組數據。

如果中介類處理這些事情,這可能是實現這種事情的最佳方式。你也可以使用這種模式獲得很好的可擴展性。

祝你好運。

+0

thx你非常:) – marcL 2012-07-18 07:13:38

1

如果您使用了很多視圖,則可能需要使用介體。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如果您的課程經常互相引用/互相調用方法/共享數據。調解器使類不會變得過於相互依賴,併爲您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來定義以什麼形式傳遞的信息。從本質上講,你可以知道調解者總是會以你想要的形式返回你想要的信息,而不用擔心影響另一個類的變化。

我發現介體是一種痛苦,你應該只有真正做到這一點,如果你有一個TON的類需要不斷的溝通,並且你計劃將這個程序保持一段時間並編輯/擴展/等等。如果您只是一次呈現一兩個視圖,而且視圖只需要彼此交談或很少與其他視圖進行交流,則可能會過度。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