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7 54 views
-1

我正在使用原型開發方法開發一個項目。但是,由於最終用戶參與其中,我正在考慮收集需求的用戶故事。我可以看到用戶故事通常與AGILE方法相關。那麼我可以在涉及原型設計方法的項目中使用它嗎?用戶故事可以用於原型方法中的需求收集嗎?

+0

這個問題是無題,因爲它不在適合本網站的問題範圍內,如[我可以問什麼問題?](// stackoverflow.com/help/on-topic)中定義的另請參閱:[我應該避免詢問什麼類型的問題?](// stackoverflow.com/help/dont-ask)您可以在[另一個Stack Exchange站點]上獲得幫助(// stackexchange.com/sites#名稱),例如[pm.se]或[softwareengineering.se]。 – Makyen

回答

1

由於涉及最終用戶,我正在考慮收集需求的用戶故事。

與Surkeet以前的回答一致,用戶故事是從用戶的角度編寫的。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寫作可能會使開發團隊和用戶之間的溝通變得更流暢,並且基於通用詞彙。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這取決於」。這真的取決於你的項目的性質。如果用戶故事的細節(即,我想這樣)足以滿足您的需求,那麼您與客戶的溝通良好,以及您的開發能夠容忍迭代的性質,那麼用戶故事本身可能就是記錄和交流需求的好策略。但是,有些情況下用戶故事記錄需求是不夠的。一個例子就是迫切需要就非功能性要求達成一致(也就是質量屬性)。這些要求的一個例子是可靠性,性能和安全性。特別是在適合敏捷方法的非常大型/關鍵系統中,必須正式表達非功能性需求。這是有爭議的,可能會啓動技術戰爭,因爲有些人確實使用用戶故事來記錄非功能性需求。

那麼我可以在涉及原型設計方法的項目中使用它嗎?

但是,使用用戶故事不是您可以用來開發有效原型的唯一策略。是的,它可以用來觸發原型的第一次迭代,也可以管理原型的迭代,但它不是唯一的方法。人們可以利用適合靈活方法的不同策略來補充原型,例如故事板。可以將故事板視爲交互式的,漫畫式的,用於實現特定用戶定義目標的交互式表示。關於它們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們是圖形化的(而不是用例情景中的敘述點),使它們成爲一個強大的插圖工具。這是一篇關於該主題的簡短文章(link)。

另外,我會建議您不要將敏捷視爲一個包含您必須遵循的技術的包。根據您的需求量身定製流程。

2

以我的經驗用戶故事用於從最終用戶的角度將大部分工作劃分爲更小的部分。

同樣,它可以用於原型方法論中,將原型的功能劃分爲小部分,每個部分都來自最終用戶的角度。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