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vis

    0熱度

    1回答

    我很努力將邊緣事件偵聽器添加到Javascript Infovis工具箱庫中的HyperTree對象邊緣。我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即一切都圍繞着「包含」方法,而這個方法並沒有針對默認邊緣類型實現,即「超線性」。 我做了什麼: 我已經添加代碼 Edge: { overridable: true, type: 'line', lineWidth: 4,

    1熱度

    2回答

    具體來說,我正在查看JavaScript庫; JavaScript InfoVis Toolkit和D3來繪製流程圖和狀態機。 這兩種方法都提供了很多可視化數據的方法。然而,沒有一個例子似乎滿足以下要求(尤其是流程圖)。 要清楚我的意思是這些。 流程圖 (從來源:http://philosophy.hku.hk/think/strategy/chart.php) 具有帶有單一的開始和結束點的分支。

    1熱度

    1回答

    我正在使用InfoVis在我的一個項目中生成空間樹可視化。由於這是一個交互式網站,因此每次用戶更改偏好時,都需要重新生成空間樹。 這需要完全清除空間樹,並在同一空間重新繪製新樹。另外,圖表區域可以根據頁面大小的不同而調整大小。這需要重新繪製空間樹。 我在嘗試清除之前繪製的新空間樹之前,遇到了幾個問題。我正在使用下面的代碼段來清除之前的圖形,但是它失敗了。 st.clearNodesInPath()

    1熱度

    1回答

    我正面對我正在使用的Jit Infovis的奇怪行爲。我有兩個不同的html文件,其中包括來自Javascript文件的加載json函數。該函數使用infovis庫從json文件顯示一個hypertree映射。這兩個html文件都加載了相同的json文件。 一個html文件已經成功渲染地圖。但另一個沒有。它幾乎正確地呈現地圖,但是在我調試完成之後,我得到它不會遍歷根節點。然後,根節點變爲不活動,沒

    0熱度

    1回答

    我試圖確定當我將鼠標懸停在某個圖例項目上時,如何知道我將鼠標懸停在哪個圖標上。 // draw legend colored rectangles legend.append("rect") .attr("x", width + 170) .attr("width", 18) .attr("height", 18) .on("mouseover", fun

    0熱度

    1回答

    我有一個徑向圖顯示兩個級別的節點。在點擊節點時,可以通過調用sum()函數來添加子圖。除了爲新添加的邊設置單獨的顏色外,一切都可以正常工作 有沒有人試圖加載個別邊緣顏色的子圖或有暗示我做錯了什麼? 在這裏我得到並添加子圖: subtree = getSubtree(node.id); //perform animation. subtree.success(function(data){

    2熱度

    4回答

    我使用的是Infovis來顯示SpaceTree。在對數據進行一些操作後,我希望能夠清除畫布並用新的數據集重新初始化樹。我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 我當前的代碼是下一個(它的CoffeeScript): # Create a new ST instance st = new $jit.ST # id of viz container element injectInto:

    0熱度

    1回答

    我是Tableau的新用戶,但需要使用相當簡單的可視化功能。 假設我有一個包含3列 {Val_A,Err_Model_AB(in%),Err_Model_AC(in%)}, 和100行的表格。 參數Val_A從[0,1]中取出隨機值,'Err_Model從[-10:10]中取出。 現在我想AA並排側條形圖: x軸:Val_A的 '垃圾箱' 與間隔0.1(0-0.1所以,0.1-0.2 .. 0.9

    0熱度

    2回答

    如何在單個網頁上繪製2個不同div的2個條形圖?如果我嘗試這樣做,一個條形圖會被第二個圖表的值覆蓋,因爲該庫會查找硬編碼的div名稱'infovis'。任何想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0熱度

    1回答

    我試圖用https://github.com/philogb/jit來創建來自top的數據的樹形圖。數據是這樣的: "{"rsyslogd":{"children":[{"children":[],"data":{"PID":"17670","$color":"#D40106","cmdinfo":"<br><b>USER</b>:syslog<br><b>PR</b>:20<br><b>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