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有兩個立體聲對與不同的基線。一個150毫米,另一個500毫米。我需要找出兩個設置的工作範圍(以米爲單位)。立體視覺系統的深度分辨率和基線之間的關係

我使用三角測量法從視差圖生成三維點。我知道使用較短的基線設置可以在近距離範圍內提供更好的深度精度,而較長的基線設置可以在遠距離範圍內提供更好的深度精度。

我需要找到距離值,之後與較長的基線設置相比,基線較短時的深度精度不再可信。

在此先感謝:)

回答

0

你不完全正確。相機之間的距離越大,在整個範圍內的準確度總是更好(不僅僅是遠處的物體)。近物體和大相機距離的問題在於兩臺相機的FOV重疊區域較小,因此如果相機靠得更近,則您可以使用的空間更小。

要確定相機應該有多遠,您需要定義您想要的。我假設你有一些你想達到的遠距離精度。因此,計算該距離中的Z步,並根據相機的分辨率定義角度步長。從三角測量方程導出攝像機距離,所以Z步對你有準確性......然後檢查兩個攝像機實際位於兩個攝像機視場內的近物體,如果在遠距離精度和距離之間不妥協。

+0

非常感謝您的解釋。但是,我並不想用預設的深度精度來確定最佳基線距離。如前所述,我有兩個立體聲設置。 例如,一個人站在10米的距離(地面實況)。較短的基線立體聲計算人距離10.2米,較長的基線近似10.6米。 很明顯,在這種情況下,較短基線相機的測量值更接近實際距離。 –

+0

現在假設該人移動到30米的距離。現在較長的基線立體聲測量值爲30.3米,較短的立體聲測量值爲30.8米。在這種情況下,較長的基線設置提供了更準確的測量。 我的問題是,在較短的基線設置下,較長的基線立體聲的值與哪個距離相比,開始變得更加準確。 @Spektre –

+0

@Beginner_In_Image_Processing一定有什麼可疑的關於你的設置...做攤位設置有相同的決議?用於深度感知的標準三角測量還是採用不同的方法?或者您只是錯誤地校準了一個或兩個設置,也可能是由於混疊導致錯誤的特徵座標檢測...並且對於不同的圖像可能不是這種情況) – Spektre

相關問題